共筑保密防线,公民人人有责|红色保密故事第二期

发布者:王文发布时间:2025-04-17浏览次数:13

白菜资讯网大全2025年“共筑保密防线,公民人人有责”保密宣传教育活动之红色保密故事朗读活动将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在福建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保密故事。福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作为与中央苏区重要部分,拥有光荣革命传统,是土地革命时期党的重要红色保密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件白短衫》下篇故事。


原文

8月底,卢灿光设法给老伍买到了去上海的船票。老伍和他约好通讯联络方法后,提着皮箱同他告别,登船启程了。

船出了闽江口,驶入大海。老伍从1932年进人中央苏区以后,一直往山里活动,现在回到大海的怀抱,心里说不出多么激动。看着浩浩大海,想着黄道同志带领闽北的红军战士还在英勇战斗,像盼望北斗一样盼望着能同中央联系,得到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老伍深深感到自己身上担子的沉重。

几天以后,船在上海码头靠岸。老伍还是一副南洋打扮,住进了新亚酒店。

安排好住宿,随身藏好白短衫后,穿过繁杂的街道、人群,老伍找到了武昌路新庆里二弄一家。这里是一家海员俱乐部,住在这里的二房东何惜玉是个进步群众,过去老伍曾在这里住过。老伍把周围观察了一番,见没有异常情况,就伸手叩门。

“你找谁?”果然还是何惜玉,他马上认出来,“哎呀!是你,快进来吧!”

老伍一进去,她就把门关上。不速之客的到来,使她非常意外,对坐了一会儿,谈了一番家常。她用疑虑的口吻问:“你不是到中央苏区去了吗?现在从哪里来?”

老伍把这几年的经历约略讲了一些,但没有说来的任务,只是说党的关系没有了,想找过去的同事关系,问她有没有办法。

何惜玉摇摇头说:“你们走后,没有人来过。”

老伍带着惆怅的心情离别何家。当时在上海一起工作的同志,或被捕牺牲,或转移到别处去了。就算依然在上海,偌大的都市,又到哪里去找呢?

回到新亚酒店,已是掌灯时分。窗外万家灯火,码头长鸣的汽笛声清晰可闻。老伍忽然想到个办法,到码头去,或许可以找到熟人。

从第二天起,老伍就经常到码头去。当时上海码头有很多广东人当领港(导游)。老伍装作领港的样子,每到一条船,就到那里去碰。一天终于碰到一个熟人,就谈起来,说起过去一起工作过的同志的名字,问他有没有见过。熟人想了半天,说:“好像有看到冯燊,在安乐园碰到过。”

 “冯燊,他在哪里?”老伍如同见到光明。

冯燊是海员,当时在上海一起从事过革命活动,后来也去了中央苏区,不知道他怎么也在这里。

熟人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就在安乐园喝茶时碰到过一次。”

老伍说:“我现在想找点事做,有看到冯燊和其他熟人,叫他来找我。我也住在武昌路安乐园附近,每天中午都在那里喝茶。”

老伍一有空就跑到安乐园,泡上一壶茶,等待着机会。一天中午,他像往常一样,正翻着报纸,摆出一副悠闲的神态喝着茶,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形从楼梯口上来,果然是冯燊!老伍高兴极了。这时冯燊抬头也看到老伍,大吃一惊,转身就想走开。老伍忙叫:“姆系燊!”

姆系燊桑是冯燊的化名,在上海工作时用过的,很少人知道。他听这么叫,只得回来了。

多年不见,大家之间都不敢完全信任。老伍对他说是从南洋回来。随便谈了一会,约好第二天再来,就分手了。

接着几天,两人都在安乐园见面,互相恢复了信任。他说了真话:“部队长征途中,我病得没法走,留在农民家里,后来才回到上海来的。”

老伍也把实话对他说:“我是从闽北来的,那边游击战争打得很艰苦,现在局面打开了,要找党中央联系。”

他说:“我在上海也没有关系。现在要找党中央,有一个办法,就是找榻宋。”

“榻宋,他在哪里?”

“在美国,可以写信给他。”

两人经过商量,由冯燊按照原来商定方式,给榻荣写了信。接着,老伍按原先与古田卢灿光约定的联系方法给他写了信,请他向黄道同志转告情况,并叫他汇些款来。一方面试试他是不是还可靠,另一方面,原先带的款项也差不多花光了。

9月中旬,卢灿光汇来了300元钱,但美国榻荣那边仍无消息。于是老伍同冯燊商量,由他留在上海等冯燊回音,老伍回香港,看看能否找到其他关系。冯燊也同意,两人约好密码暗号,一有消息,马上通报。

9月底,老伍从上海到了家乡香港九龙衙前围村。老伍弟弟吴潭华所在的吴家祠学校的几位年轻教师也闻讯而来。

老伍试着和他们交谈了几次,想通过他们找到些线索,但很快就失望了。原来他们只是同一个叫叶仔的有朕系,叶仔常到也们学校来,毫无用处                                              图片

于是,老伍又到香港码头,找到当年熟悉的海员,费了好大工夫,找到刘达潮、方世林同志,但他们也都失去组织联系。

有意思的是,方世林同志后来联系了邱金同志,邱金派了吴有恒来联系,邱金觉得老伍回来突然,居然以为是叛徒,不敢信任。吴有恒来了一回,再不来了。解放以后,吴有恒见到老伍,谈起这事,都觉得好笑。

虽然找不到组织,但都是共产党员,总不能不工作。于是老伍和刘达潮、方世林同志自动组织起来,在香港油麻地各海员港口宿舍活动,恢复了香港海员工会。一面在工人群众中开展宣传工作,一面继续找党的关系。老伍还在香港油麻地旺角开了一间“新生书店”,作为同闽赣省委的联络站。

1936年12月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更加高涨。我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形成。不久,老伍终于盼到冯燊从上海来的密信,信中说,榻荣同志向当时也在美国的饶漱石汇报了情况,饶漱石派了朱挺同志(即江开松)到了上海,叫图片老伍立即去联系。

接到信后老伍立即赶到上海,不巧的是,朱挺同志已离沪,到香港来找老伍,等回到香港,他又到广州去了。

1937年2月,朱挺同志到了香港,找到了“新生书店”。

老伍向朱挺同志转达黄道同志意见,详细汇报了中共闽赣省委成立的情况和闽赣边游击战争的情况,并郑重将密写着文件的白短衫交给他,请他转给党中央。这样,老伍经历了重重曲折,辗转千里,终于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把闽赣省委的白短衫文件,交给了党组织。

据朱挺同志说,当时党中央对南方的红军游击队,还没有具体的指示。老伍通过“新生书店”,用密信向闽赣省委报告了完成任务的情况,同时将当时能够得到的有关抗日新时局的“八一宣言” “红军东进山西宣 言”“民主共和国决议”等文件和书籍,藏在衣物内,用邮件通过古田卢灿光,辗转送给黄道。这些文件和书籍对黄道等同志认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我们党重大方针、政策,有很大的帮助。

1938年初,吴华友不再化名老伍,他从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得到消息,闽北红军已在江西铅山石塘集中,编成新四军。吴华友经广州到达武汉,在八路军办事处,见到周恩来、张爱萍。后组织任命吴华友为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副官处主任,开始了新的工作。

不久,吴华友在南昌新四军办事处见到了曾山和涂振农。不一会,闽赣省委老首长、新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宣传部长兼统战部长、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黄道同志也来了。他还是那么热情、乐观,两道浓眉下闪烁着深邃的目光。吴华友向他汇报了出去后的情况。黄道说,你寄来的文件材料,我们都收到了。你不辱使命,历尽艰辛,勇敢、机智、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艰巨任务!

摘自:《印记:中国红色保密故事(福建卷)》


“共筑保密防线,公民人人有责。”我们应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好红色保密资源,弘扬保密优良传统,守初心、担使命,开创保密工作新局面,将革命先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斗推向前进,将祖国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让历史的巨轮乘风破浪,永远续航!


本期故事朗读者:800cc全讯白菜网主站2022级汉语言文学(师范) 王奕轩

(本次红色保密故事朗读活动由800cc全讯白菜网主站学生第三党支部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