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下午,应800cc全讯白菜网主站邀请,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副馆长,文博研究馆员朱寿榕,在教学楼2A209为同学们开展了题为《近代中国海军精神圣地:马江昭忠祠的传承与保护》的专题讲座,800cc全讯白菜网主站副院长翁伟志、教师黄运明以及800cc全讯白菜网主站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等近100人参加了此次讲座活动,讲座由翁伟志老师主持。
在讲座正式开场前,朱寿榕老师用“823”“917”“930”这三串意义非凡的数字,拉开了今日精彩讲座的序幕。其中,“823”是中法马江海战的爆发纪念日,“917”代表着甲午海战爆发之日,而“930”则是烈士纪念日 。对于每一位船政人而言,这些日子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大家都会前往马江昭忠祠,举行纪念活动,缅怀先烈。当我们伫立在马江昭忠祠前,仿佛能听到它用凝重的“语气”,向世人讲述着福建水师在遭受法国军舰突袭时,奋起反抗的那段悲壮历史。这些历史也被收录在《福建古厝》一书中,该书于2002年出版,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同志亲自为其作序。历经岁月洗礼,如今的马江昭忠祠已然成为近代海军精神的象征,它不仅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是时刻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先辈们英勇无畏的海军精神 。
在本次讲座中,朱寿榕老师围绕昭忠祠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讲解,内容涵盖昭忠祠的建立修缮、历史演变、以及对其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意义。通过这三个维度的剖析,让同学们接受了一次触动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洗礼。
讲座开篇,朱寿榕老师从十九世纪的国际形势讲起,当时法国妄图通过控制越南,进一步扩张其在远东地区的政治与经济利益,企图蚕食周边国家版图。在此背景下,福州船政应运而生。1866 年,福州船政设立,其初衷是以打造海军基地为核心目标。时光流转至1883年,清政府与法国的谈判破裂,法军凭借海军优势悍然占领台湾和福州,试图以此作为谈判桌上的筹码,迫使清政府就范。面对如此屈辱的局面,不甘任人宰割的清政府意识到,必须依靠自身力量发展造船业。在这一艰难时刻,“天下第一匠”徐寿挺身而出,成功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为中国造船业注入了希望的曙光。随后,左宗棠创办福建船政,这里不仅设有学堂培育专业人才,还拥有船厂制造船只,从此摆脱了对外国势力的依赖,走上了自主发展海军的道路。朱寿榕老师详细阐述了昭忠祠建立的历史背景,并生动讲述了马江海战中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在这场惨烈的海战里,众多海军将士浴血奋战、壮烈牺牲。战后,为纪念这些英勇无畏的烈士,中国第一座专门用于纪念海军烈士的国家祭祀场所——昭忠祠诞生了。在福州,每逢农历七月初三和七月十五,官方与民间都会举行庄重的祭拜仪式,以缅怀海军烈士,这种纪念活动逐渐在福州形成了独特而深厚的文化传统。
讲座的第二部分聚焦于昭忠祠的演变。朱寿榕老师介绍道,步入民国时期,马江昭忠祠逐渐走向衰败,陷入荒芜之境。祠内杂草丛生,排水沟严重堵塞,积水四处横溢。面对这般破败景象,陈兆锵决心对马江昭忠祠进行重修。在蓝建枢的提议下,马江海战与甲午海战的英烈们得以共同安葬于马江昭忠祠,让这些为国家和民族捐躯的英雄齐聚一处,接受后人的缅怀。从1918年至1936年间,马江昭忠祠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起初,祠内无人管理,破败不堪,积水问题尤为严重。直到1921年,陈兆锵收到第二舰队司令杜锡珪的来函,杜锡珪在信中请求将烈士灵柩移入马江昭忠祠,并附上了烈士们的履历。此后,在多方的努力下,昭忠祠开启了修缮与重建之路,一步一步重新焕发出往日的庄严与肃穆,再次成为人们纪念和追思海军英烈的圣地。
讲座的第三个部分是“对昭忠祠的保护与传承” 。朱寿榕老师从马江昭忠祠内部的立碑讲起,指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不断寻找并补充完整烈士的姓名,让每一位为国捐躯的英雄都能被铭记。如今,船政文化已成为福州的四大文化品牌之一,传承船政精神也变得愈发关键。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以舞台剧《最忆船政》为载体,将真实的船政历史生动地呈现在大众眼前。这部舞台剧深入解读了海上船政精神,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船政文化传递给每一位走进剧场的观众,让更多人了解船政历史,感悟船政精神的魅力。朱寿榕老师还分享道,船政学堂把英烈们牺牲时所穿的衣物珍藏在校史馆中。每一位初到船政学堂的人,都会被带领到校史馆以及马江昭忠祠进行参观与祭拜。在这一过程中,通过长辈的亲身讲述与示范,让后辈深刻领悟海军精神,传承海军精神。此外,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在纪念馆开展了小小志愿讲解员培养活动。同学们在实践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也为船政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注入了新生力量。
这场由朱寿榕老师带来的关于昭忠祠的讲座,犹如一座灯塔,照亮了同学们对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认知之路。从马江昭忠祠的建立背景,到其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再到当下对它的保护与传承,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同学们在聆听中深受触动,不仅深刻认识到海军烈士们为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所做出的巨大牺牲,更了解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