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7日,在翁伟志老师的带领下,23级文物与博物馆学的学生们来到长乐梅花镇进行田野调查。
走进梅花古镇历史风貌展示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就是梅花镇的介绍——“千年古镇,雄镇闽江”。讲解员老师给同学们介绍梅花镇的悠久历史。早在唐代,梅花镇就初具规模,形成了聚居小村落,称为“梅花坊”。由于梅花镇重要的地理位置,从宋元到明清,历代皇帝都有在梅花镇设有官方机构,筑建各类沿海防卫设施并派兵镇守。以古城为依托,筑就海涯屏藩,以军民同心守海疆,谱写了戍边历史的篇章。明清时期,抵御倭寇、歼灭海盗、抗击外侮,近现代镇守海疆、军民联合、实战化军演等诸多史实,都彰显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守疆气概。
梅花镇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重镇,更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见证:这里是中琉友好往来的重要港口,明代前往琉球册封使团,皆是从梅花港开洋;这里是郑和下西洋期间的重要补给点,郑和船队曾在梅花镇停靠补给,招募水手,并且在梅花镇本地的天后宫内向妈祖祈求水路平安;另外迁居琉球的“闽人三十六姓”后裔之一蔡红亨,在梅花镇传授“红裙刺绣”。此技术传承至今,2020年被列入长乐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蔡红亨因病在梅花镇逝世后,当地人还建庙纪念她,成为如今的蔡夫人信仰。
漫步在梅花古镇内,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古城墙、蔡夫人庙、林位宫、乡约所、明代清官碑、爱民碑……走在石板路上,百年古镇沉默又安静,唯有穿过巷子的、带着些许海腥味的风,述说着古镇过去的辉煌。
此次考查,连江黄如论中学的老师们也应邀带着课题前来共同调研。据悉两校将联手围绕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等主题开展合作,希望能加强地方文化推广,提高学生服务地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