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18点半至21点半,800cc全讯白菜网主站邀请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跨世界与世界文学研究院博导黎跃进教授在3B301举办了以“当代外国文学”为主题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副院长练暑生主持,百名文学爱好者前来聆听。
本次讲座围绕“比较”作为思维方式、比较文学作为学科、跨文化的比较、对话中的“比较”、汇通性的“比较”以及基于可比性的“比较”等议题展开,为听众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
黎跃进教授指出,“比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在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的本质和特征。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范围涵盖了国族文学之间以及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黎教授借助外国文学《原始思维》进一步阐述了比较文学的定义,强调其研究目的在于挖掘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以及探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的共通之处。
在谈到跨文化的比较时,黎教授引用了钱钟书先生与西方比较文学者波斯奈特的观点,前者认为跨文化比较文学的研究应当注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后者则认为有意识的比较思维的19世纪最辉煌的成果。他强调,比较文学研究在方法论观念上需要具备沟通和平等意识,尊重各种文化的独特性,避免片面评价和偏见。在对话中的“比较”部分,黎教授指出,比较文学的研究者需要具备对话意识,通过对话和交流来寻求共识和理解。他强调了对话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深入的对话,才能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
最后,基于可比性的“比较”部分,黎教授借用外国文学《小逻辑》强调了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可比性原则。他认为,在进行比较文学研究时,需要充分考虑作品之间的可比性,避免盲目比较和牵强附会。
此次讲座黎跃进教授用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不仅丰富了文学爱好者的知识储备,也让比较文学研究方法进一步走进同学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