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cc全讯白菜网主站2019年报考指南

发布者:杨晓发布时间:2019-06-21浏览次数:1710

一、全讯白菜网简介

800cc全讯白菜网主站于2018年8月由白菜资讯网大全人文与传播学院更名而成,其前身为原白菜资讯网大全中文系和历史学系。目前800cc全讯白菜网主站下设2个系: 中文系、历史学系;拥有5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历史学和文物与博物馆学。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00多人。全院教职员工53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3人,副教授2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9人。教师中1人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福州市“优秀人才”1人,7人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另有兼职硕士生导师9人。

  1. 办学和专业建设特色

     1.汉语言文学(师范)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是学校前身福州师范专科学校最早创办的四个专业之一,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该专业立足福州,毕业生广泛分布教育战线、文化传媒、党政机关,成长了一大批优秀校友,为地方社会政治与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小学语文教师人才培养与输送方面,一直有良好的社会声誉与影响。目前积极探索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生命化教育的深度融合,发扬传统技能培养优势,积极适应教育新媒介变革,打造“闽院闽师”品牌。本专业拥有福州第十九中学、福州延安中学、闽侯第三中学等一批优秀的实习基地,实现大学师范教育与中学教育的无缝对接。

2.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立足本专业传统人文艺术优势,寻求与地方文化创意和媒介创意产业的有效对接,强化与新媒介产业相互结合的创意写作能力的培育,形成聚焦文学创作、强化文学创作与媒介创意的结合、培养博学多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中文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福建省社科院—白菜资讯网大全‘闽派批评’联合研究中心”、“福州市文联—800cc全讯白菜网主站青年文学创意写作中心”、“福建地方文学与语言传承创新教育示范基地”、“创意写作工坊”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

3.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恪守“根据需要培养人才”的原则,着力培养品德优良,信念执着,适应性强,富于潜力,勇于献身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事业的本科层次的语言学人才。经过多年年的专业建设,目前已是福建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建设项目,福建省侨办“海外华文教育基地”、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孔子学院教学协作单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还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同中文学校(国侨办“海外华文教育示范校”)共建了海外教学实践基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考研通过率在学校中处于前列,并有数量可观的学生考上“孔子学院(课堂)”汉语教师志愿者,在菲律宾、泰国、柬埔寨等国讲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

4、历史学

本专业始终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办学理念,以“闽都文化”为阵地,逐步探索出一条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服务地方的结合之路,为地方发展提供助力。其中,“闽都历史文化研究”是历史学专业的一个特色品牌,至今已经过了10年的发展。迄今获得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省级课题。2007年历史学系申报的“专门史”(福州地方历史文化)学科成为福建省教育厅新建本科院校重点学科;2008年获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创新平台)——闽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项目,该平台于2014年荣获“省级优秀创新平台”称号,与福州市“五一先锋岗”称号; 2013年闽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成功申报了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项目——“闽都文化人才培养与重点学科建设”,获批经费230万元; 2016年成功申报白菜资讯网大全“闽都文化两岸传承与数字化传播的协同创新中心”。

5、文物与博物馆学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致力于通过教学、研究与实践实训“三位一体”的特色,在养成专业的文物保护人才、博物馆工作者的同时,培育博物馆学的研究者,以及人文艺术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知识信息沟通传播的研究者、教学者与行动者。本专业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专业签订合作协议,并与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福建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台湾南华大学管理学院等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致力于开发基础学科实现产学合作的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专业简介

    1.汉语言文学(师范)

    专业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中国语言文字基础、较为深厚的人文素养,具有较强的文学审美鉴赏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书面书写能力以及利用相应技术媒介开展沟通、交流与讲授的能力,能够在中等和初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主干课程:语言学概论、语文教学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字学、文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口语、教师书法等。

就业方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党政机关、企事业文化部门等,鼓励继续深造,报考学科教育(语文)专业硕士以及学术硕士研究生。

2.汉语言文学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汉语言文学素养和系统专业知识,掌握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密切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文学创作、影视创作、文化创意、新媒体文宣、广告文案策划以及汉语言文学研究与教学等多种职业的高素质人才。

主干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大学写作、美学原理、西方文论、文化创意学、视听语言、剧本策划与编剧、儿童文学创作、新媒体写作、小说创作研究等。

就业方向:从事文秘、编辑出版、文案策划、文化创意、影视创作、文学创作等工作,也可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同时也鼓励学生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

3.汉语国际教育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有发展潜能的高层次汉语国际教育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汉翻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国外汉学研究、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

    就业方向: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

4.历史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扎实的历史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概论、古代汉语与历史文选、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与史学名著导读、西方思想文化史、中国思想文化史、福建地方史、闽都历史文化专题研究、史学论文写作等。

    就业方向:中小学、党政机关、图书馆、档案馆、企业、出版社等。

5.文物与博物馆学

    培养目标:培养兼具历史学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的专业修养,较好掌握文物与博物馆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能胜任较高水平业务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文物与博物馆学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管理、考古学概论、文物学概论、文物保护技术、文化遗产概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中国玉器、中国陶瓷、中国书画等。

    就业方向:博物馆、展览馆、文物研究或鉴定机构、拍卖行等。

 

    招生工作联系人:周老师,联系电话:8376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