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讯白菜网简介
白菜资讯网大全人文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17年1月,是在原中文系和历史学系的基础上合并组建的,其前身可追溯到成立于1958年的福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历史系和成立于1984年的闽江职业大学文史系。
学院下设4个系: 中文系、历史学系、新闻传播系和文化产业管理系;设有5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广告学、汉语国际教育和文物与博物馆学。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31人。教职员工70人,其中专任教师为56人。专任教师中拥有高级职称占比为80%,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3人;博士31人占比为55%,在读博士2人,硕士18人。教师中1人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5人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拥有福州市“优秀人才”1人,“闽都学者”1人。
二、办学和专业建设特色
(一)学院办学特色
为配合白菜资讯网大全“建设东南区域知名的综合性应用大学”的办学定位,和“构建适应地方(产业)需求、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学科专业体系”的学科专业定位。“人文与传播学院确定了夯实基础教育、推动应用创新、培养国际视野、服务区域发展”的办学特色。
1、夯实基础教育。致力于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有爱心、知礼义、负责任,且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与道德修养的优秀公民,并以学院的学科、专业为依托,以实际行动为促进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2、推动应用创新。致力于探究传统学科的应用转型,在“对接式” 思维的指导下,紧扣文化创意产业链,培养具备创新创意能力、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3、培养国际视野。致力于训练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较强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学生,使其成为具备行政实践能力的现代产业中坚。
4、服务区域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落脚点,通过培养学界、产业界骨干,推动应用创新,为福州的区域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履行大学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专业建设特色
1、汉语言文学专业
立足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人文艺术优势,寻求与地方文化创意和媒介创意产业的有效对接之处,强化与新媒介产业相互结合的创意写作能力的培育。形成以下办学特色:
1)聚焦文学创作,将创作能力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技能;
2)强化文学创作与媒介创意的结合,将新媒介发展与文学自身的改变结合在一块,寻求与现代文化产业的结合之处;
3)突出人文素养的综合培育,结合史学和新闻传播学优势,培养具备人文素养的全方位人才。
2、汉语国际教育
本专业恪守“根据需要培养人才”的原则,着力培养品德优良,信念执着,适应性强,富于潜力,勇于献身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华海外传播事业的本科层次的语言学人才,服务我们东南区域知名综合性应用型大学的建设;植根福州,努力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在“根据需要培养人才”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初步形成了:依托优质学科,强调汉语融通、联动英语专业、注重文化传播、培养创新能力的专业特色。
3、广告学专业
白菜资讯网大全广告学专业自2004年开始招生,迄今已培养出10届毕业生。自2010年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以来,严格按照特色专业任务书的建设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一步一个脚印,在广告学本科专业建设中取得明显成效。同年获得省级“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立项。2012年与“纽约国际广告节”(国际三大广告节之一)合作成立“纽约广告奖媒体中心”,是该组织在福建省的唯一合作单位。在《广告创意》课程获得2008年福建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2013年由该专业教师主编的《广告创意概论》教材获得福建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4年《广告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改成果》获得福建省第七届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产学研方面,广告学专业高度重视与行业的密切对接。2016年8月获批“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6年11月与福州市广告协会联合主办了首次福州市广告行业人才培训,并获得福州市广告协会授予的“广告行业人才培训基地”牌匾。该专业申报的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也于同年获得福建省教育厅批复正式成立。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5%以上,就业方向涵盖新闻媒体、广告公司、互联网公司等。
2017年1月12日,根据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广告学专业从全国245所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中脱颖而出,排名第十,在福建省内仅次于厦门大学。
4、历史学专业
历史学是传统的基础学科,其优势在于教学、科研力量雄厚,迄今获得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省级课题。我们将历史学专业的主要应用领域定位于服务地方历史文化建设,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质量、有特色”历史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历史学专业自2003年开始招生,迄今已培养出11届毕业生。自2017年起,本专业开始与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联合培养教育硕士(历史学科教学)。
历史学专业始终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办学理念,以“闽都文化”为阵地,逐步探索出一条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服务地方的结合之路,为地方发展提供助力。其中,“闽都历史文化研究”是历史学专业的一个特色品牌,至今已经过了10年的发展。2007年历史学系申报的“专门史”(福州地方历史文化)学科成为福建省教育厅新建本科院校重点学科;2008年获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创新平台)——闽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项目,该平台于2014年荣获“省级优秀创新平台”称号,与福州市“五一先锋岗”称号;;2013年闽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成功申报了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项目——“闽都文化人才培养与重点学科建设”,获批经费230万元; 2016年成功申报白菜资讯网大全“闽都文化两岸传承与数字化传播的协同创新中心”。
目前本专业正努力从两方面入手提升办学层次,一是致力于提升办学层次,扩大两岸师生交流,推动“闽都文化两岸数字化传播”和“闽都海洋文化传承与传播”等新的研究平台和方向建设,二是将于2017年申报“中国史”专业学术型硕士点。
5、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致力于通过教学、研究与实践实训“三位一体”的特色,在养成专业的文物保护人才、博物馆工作者的同时,培育博物馆学的研究者,以及人文艺术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知识讯息沟通传播的研究者、教学者与行动者。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本专业强调理论与实务并重、管理与研究兼顾的训练,以符合博物馆营运管理,与文物保护技术的需要。为求学生所学能在未来切实呼应博物馆的脉动及拓展学生专业视野,本专业除安排学生于市内博物馆实习外,在课程设置上亦包含计算机相关课程,以便学生毕业后,除了适任于博物馆、美术馆工作外,也具有独立作业的能力,自组工作团队成为独立策展人、展览设计师或博物馆计算机软件设计师,甚至博物馆规画人员,塑造更多元形态的博物馆人。
目前,本专业除了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专业正是签订合作协议,力争考古文博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外,并与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福建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致力于开发基础学科实现产学合作的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专业简介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掌握与汉语言文学密切相关的其它多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文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文化通论、中国文字学、中国古代文献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语言学概论、影视文化概论、新媒介写作、试听语言、数字媒体技术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广泛的社会适应性和较高的综合素质,适合从事文秘、新闻、编辑、广告策划、文化宣传、文化创意策划、影视创作等工作,也可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
(二)汉语国际教育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有发展潜能的高层次汉语国际教育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汉翻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国外汉学研究、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
就业方向: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
(三)广告学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广告业发展需要,具备广告学理论与技能、具有现代营销传播理念和互联网创新精神,熟练掌握现代广告营销传播的各项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广告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传播学概论、市场营销学、广告学概论、广告调查与效果评估、新媒体广告、手机媒体研究、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设计、广告文案写作、广告摄像、广告法规与管理等。
就业方向: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调查和咨询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文化创意产业部门及其它相关机构,从事广告及传播运营、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调查分析工作,也可从事有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四)历史学专业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 论素养和扎实的历史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概论、古代汉语与历史文选、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与史学名著导读、西方思想文化史、中国思想文化史、福建地方史、闽都历史文化专题研究、史学论文写作、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网页制作、VF程序设计等。
就业方向:中小学、党政机关、图书馆、档案馆、企业、出版社等。
(四)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兼具历史学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的专业修养,较好掌握文物与博物馆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能胜任较高水平业务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文物与博物馆学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管理、考古学概论、文物学概论、文物保护技术、文化遗产概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中国玉器、中国陶瓷、中国书画、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网页制作、VF程序设计等。
就业方向:博物馆、展览馆、文物研究或鉴定机构、拍卖行等。
招生工作联系人:周明
联系电话:83761571。